柴绍:字嗣昌,晋州临汾(今山西临汾)人。唐朝大将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尚李渊三女(即后来的平阳公主)。唐朝建立,为左翊卫大将军。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,屡立战功,因此封为霍国公,赐食邑一千二百户,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。窦诞:字光大,扶风平陆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。唐王朝开国功臣。尚李渊二女(即后来的襄阳公主)。他曾以元帅府司马的身份伴随李世民东征西战。李世民继位后,为照顾窦诞的资历与功勋,以宗王卿的官衔让他管理内部事务。但窦诞终因上了年纪,在君臣众人讨论国事时出现“昏谬失对”的现象,对此李世民感慨良多,遂以光禄大夫罢官。
三益:谓正直、诚信、多闻(博学)。借指良友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”
孙皓:字元宗,又名彭祖,孙权的孙子,孙和的儿子。三国时期东吴君主。在位期间,专横残暴,奢侈荒淫无道,不得民心。高纬:字仁纲,南北朝时期北齐后主。他即位时,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,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,导致北齐军队衰弱,政治腐败。后北周来攻,齐军大败,高纬被周军俘虏,不久被杀。
中人:指中等智慧的人。
郑声: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。古代人认为郑声淫,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,故受儒家排斥。此后,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,均为崇“雅”黜“俗”者斥为“郑声”。
贞观十年(636),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:“太子的师傅自古以来就难以选择。周成王幼年继位,周公、召公做他的师傅,身旁左右都是贤人,足以增长仁德,使国家太平,因此被称为圣明君主。到了秦朝的胡亥,为秦始皇所宠爱,让赵高做他的师傅,教他刑政苛法。到了胡亥篡立为皇帝后,诛杀功臣,残害亲戚,不断残暴酷虐,可时间很短也就灭亡了。由此说来,人品行的善恶,确实是受亲近人的影响。我年轻时所交往的只有柴绍、窦诞等人,他们算不上属于正直、诚信、多闻‘三益’之列的人,但到我即位治理天下时,虽然赶不上像尧、舜那样的圣明,但也不至于像孙皓、高纬那样昏庸残暴。由此说来,人的品行又不受亲近的人熏染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
魏徵说:“智慧中等的人可以为善,也可以作恶,但智慧上等的人自然就不会被别人熏染。陛下受命于天,平定寇盗战乱,拯救万民的性命,使天下大治,四海升平,柴绍、窦诞等人怎能影响陛下的圣德呢?但是经书上说过:‘抛弃淫靡的音乐,远离奸佞的小人。’在对待亲近人的方面,尤其应该特别谨慎。”
悔过第二十四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即使贵为帝王,也难免发生过失。重要的是对待过失的态度:掩盖过失,只能酿成更大的过失;听从谏言,及时改正过失,就能大大降低损失。本篇记述了唐太宗的懊悔之言和改过之行。能够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,接纳规谏之言,并立即改正,是唐太宗个人修养的一大优点。太宗度量宽宏,勇于自省,闻过即改,从善如流,终致国泰民安,也是他促成“贞观之治”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