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即位后,为巩固自己的皇位,对政敌进行了血腥的镇压。他将建文帝亲信大臣50余人列为奸臣,悬赏捉拿,不仅将其本人杀害,而且还株连九族;轻者,男人发配充军,女人给配教坊、浣衣局及功臣家为家奴,重者一律杀戮。这个名单中列在最前面的就是首先提出削藩的齐泰、黄子澄。燕军攻占南京时,齐、黄二人都不在京城。齐泰全家除他6岁的儿子外,无一幸免于难。黄子澄被人告密,在嘉兴被捕,解到南京,由朱棣亲自审问,后被处磔刑。其家族不论老少一律处斩,所有姻亲俱充军边疆,只有一个儿子脱逃,改名田经,移居湖北。株连最广的是方孝孺案。朱棣诛杀了方孝孺及其九族并朋友、门生873人,发配充军者又千余人。这次血腥镇压,史书称为“瓜蔓抄”,意即如藤蔓攀连般的罗织抓捕,只要是和列为“奸臣”的人沾亲带故,都在清洗之列,前后被株连的达数万人之多。
朱棣即帝位
明建文四年(1402)六月十七日,燕王朱棣即皇帝位,是为明成祖。1402年六月,燕军进入京城,第二天,被建文帝朱允炆削废的诸王便率文武群臣向朱棣上表劝进,朱棣开始表示不允炆,诸王与群臣便一连劝进数日。六月十七日,在编修杨荣的提示下,朱棣首先拜谒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。而后诸王和文武百官备好法驾,奉上宝玺,迎立于道,高呼万岁。到这时,朱棣才升辇入宫,在奉天殿接受了以兵部尚书茹瑺为首的群臣朝贺,正式即皇帝位。七月一日,朱棣在南郊大祀天地后,回到奉天殿,诏令次年(1403)为永乐元年。朱棣将建文帝所改易的祖宗成法都予以革除,一切恢复旧制。七月三日,他又诏令将建文朝更定的官制改回洪武旧制。九月四日及第二年(1403)五月,朱棣两次大封靖难功臣。建文四年(1402)十一月十三日,朱棣册立妃徐氏为皇后。明成祖在恢复诸王爵禄后暗中开始“ 削藩”,将边塞诸王迁回内地,减少诸王的护卫,同时收回诸王对将帅、卫所军的节制指挥权;重申不许诸王擅役军民吏士的禁令,不许过问地方事务;对犯有过失的诸王,先以书诫谕,继而示以惩罚,最后或废为庶人或加以惩治。这一“削藩”策略较建文帝更隐蔽,步骤实施也更从容,收到了削藩效果又不致酿成祸乱。永乐元年(1403),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,设北京行部诸衙门,将大宁都司徙至保定。
铸成中国最大的铜钟
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钟永乐大钟,铸成于明永乐年间(1403~1424)。该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钟之一。永乐大钟合金成分为:铜80.54%、锡16.40%、铅1.12%。铜钟是用泥范铸造的。钟身用圈形,外范分七层,逐层与范心套合,至钟顶部,将先铸成的钟纽嵌入,浇铸后成为一体。永乐大钟通高6.75米,肩外径2.4米,口沿外径3.3米。钟壁厚度不等:最薄处在钟腰部,厚94毫米;最厚处在钟唇部,厚185毫米。钟重约46吨。钟体内外遍铸的端正清晰的经文,共227 000字,相传是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迹。钟声和谐洪亮,悠远绵长。永乐大钟在北京德胜门铸造厂铸成,后移入城内汉经厂,明万历年间(1573~1620)移置西郊万寿寺,清雍正十一年(1733)移置觉生寺(今俗称大钟寺)。
郑和下西洋
明前期,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,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。永乐三年(1405),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。他率领27 000多人,200多艘海船,浩浩荡荡地从苏州刘家港出发。到宣德八年(1433),郑和前后共七次出使西洋,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。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。郑和的船队满载着金银宝货,销路最好的是丝绸和青瓷碗盘。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、香料和药材等特产。郑和的远航,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。
雄伟的明长城
明代是中国最年一个修长城的封建王朝。元朝统治者虽被驱出大都,但明朝的北部安全仍受到极大威胁,明初至永乐中叶曾发生过几次激烈战争,所以明王朝为了北部的防御和边塞要地的安全,不惜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。自洪武元年(1368)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长城起,至16世纪末共200多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,而个别地段的城、堡、关城直到明末尚在修建,形成东起鸭绿江,西达嘉峪关全长12 700里的长城,同时将防御设施和工程技术提高到完善和高级的阶段。完整保留至今的主要就是明代修筑的长城。明长城工程量之大也是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。如果将明代修筑的长城粗略统计一下,所用的砖、石、土方等来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城墙,可绕地球一周有余,可以想见其工程的雄伟浩大。